|
9月27日是周五,截止到这一天,大家已经连续忙碌了六个工作日,都十分累了。
大约在当天上午10点左右,我在质控组季度检查结束后,回到科里刚坐下,看见二十八床的患者举着液体要求换液,她大声喊道:“我一直打灯,没人理!”我看见护士正在忙着配液,就回答她说:“请您稍等,护士正在配液,需要时间。”可是她并不理解,更加高声地叫嚷起来,吵得其他病室的病人都出来围观。有的家属在旁边劝道:“护士正在配液你就不能等等,真不近人情。”最后,在别的家属的劝说下,她终于回到了病室。当时我非常气愤,我的护士又没有错,可是又怕冲突升级,就没有再说话。可当我冷静下来的时候,回想起平时病人很客气、也很直率,我又想到她的情况:离异、52岁、既往甲亢史、主诉心脏及全身不适、脾气大……是不是更年期的症状?有了这个想法后,我想应该跟她沟通,多了解一些情况。
走进病房,看见她正在玩ipad。我温和地问她:“还生气吗?”她连眼皮都不抬,继续玩。
“怎么别人问候连理都不理睬,您不该这样吧!”我继续说。
她才不好意思地露出笑容,放下ipad。
我接着问:“还生气吗?”
“不生气了,我这人过去就完。但当时我控制不住。这些天检查不少,可什么也没查出来,昨天晚上心脏又不舒服我非常着急。打灯一会儿也没人来,所以气不打一处来,我可能是更年期。你们别介意啊!再说,如果是我心脏病发不是换液呢,多危险?”
是啊,她说的很对。我仔细聆听病人的想法,通过与病人的沟通,病人的心情平复了。
回到护士站,我反思:如果患者举着液体过来时,我能迎上前,接过液体再说话;如果护士不是习惯性地认为打灯就是换液,而是及时赶到床旁;如果责任护士对病人的情况整体地进行综合分析,给予针 对性护理措施和心理护理;如果再多些护士……那这场争吵还会发生吗?
我看到护士们还在情绪低落地工作,就把她们召集到治疗室,亲切地问她们:“还在生气呀?”她们委屈地低着头,一名护士说:“我们都忙碌着,没有丝毫怠慢,可病人却对我们大声喊叫。”
听完护士的“诉苦”,我就把刚才的想法告诉了大家:“是啊,我们没有任何过错,但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些瑕疵是显而易见的:我们缺失的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想问题,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还是不够全面。就拿打灯换液这项工作来说,习惯的工作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。那么请大家想一想,患者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正确的呢?尽管她的方式也许并不恰当。”
这时大家抬起了头,对我的分析表示赞同。
最后我提议大家对这件事报以微笑,我再问:“还生气吗?”她们都笑出了声,然后各自投入了紧张的工作。
感悟:
1.在病人的管理工作中,需要护士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。护士在校学习期间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亟需提高。
2.冷静处理纠纷采取正确的方法。
3.为护士提供正能量,对护士、对患者、对社会不要一味地埋怨。
|
|